期刊信息
主办:天津市疾病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ISSN:1001-5914
CN:12-1095/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7113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哥白尼索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期刊热词:
基础与应用
生态环境部: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郄建荣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2.5%。这是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中的一个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郄建荣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2.5%。这是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中的一个数据。在发布这一调查结果的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新版本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评中心负责人朱忠军表示,促进公众理性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风险交流效率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是开展“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目的。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根据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等7项行动。目前,这一方案现已印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实施。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2019年7月,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发布
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我国首次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现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近日,这项调查结果正式对外发布。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陈昱介绍,调查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覆盖15省(区、市)的90个县/区、180个村/居委会,对我国15~69岁名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份。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5%,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不足13人具备了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陈昱透露,调查还显示,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其中,城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是16.9%,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的8.1%;男性居民素养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13.9%和10.9%;20~29岁人群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18.3%。在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
陈昱认为,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是素养水平提升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陈昱透露,从分类素养看,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分别为25.3%、5.8%和25.4%,基本知识素养水平远低于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表示,从正确认知度看,居民普遍了解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认同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自身责任,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接近80%。与此同时,对环境暴露和环境健康风险等基本科学概念,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哪些绿色消费行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哪些基本措施可以维护自身健康的了解尤为不足,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低于30%;欠缺进行正确有效举报和投诉的基本技能,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仅在10% 左右。
尽管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但是,通过调查,掌握了现阶段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明确素养提升目标、提升重点和提升措施,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居民素养水平提升目标确定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行动目标,2022年和2030年我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
“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但是,近年来,公众生态环境诉求却在不断升高。如何解释类似的矛盾问题,朱忠军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调查提到的素养,由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部分组成;“简单地说,诉求高,意味着公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维权意识还不错,但具体到如何合理参与权益保障还需要增强。”
同时,还应引起重视的是,调查发现在各年龄段人群中,15~19岁居民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中最低,仅2.2%。朱忠军说:“这一人群绝大多数为在校青少年,不仅不能忽视青少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应加强对风险、暴露等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理念。”
对于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各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也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现象,朱忠军表示,这与人群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宣传普及覆盖程度等有关。他认为,开展素养提升工作应努力走进乡村、深入村居。
“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还是个新的领域,围绕环境与健康话题,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做好沟通对话。”朱忠军透露,为做好素养提升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根据2018年调查发现,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加强素养科普能力建设”“传播普及知识、行为和技能”“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大力提升农村居民素养”“关注提升青少年素养”“建立监测评估系统”7项行动。他透露,目前,这一方案现已印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实施。
文章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网址: http://www.hjyjkzz.cn/zonghexinwen/2020/1112/389.html
上一篇:中超需要健康的足球环境
下一篇:最适合懒人养护的这些花,不用费心养护,就可